工业反渗透设备产水流量减少会直接影响生产效率,需从设备运行状态、原水条件、组件性能等方面排查原因,找到问题根源。常见原因可归纳为三类,助力快速定位与解决。
首先,原水预处理不充分或水质波动。若原水中悬浮物、胶体、微生物含量过高,易堵塞反渗透膜的进水端;原水硬度骤升时,钙镁离子可能在膜表面形成结垢,缩小水流通道;此外,原水温度过低会降低水分子活性,减缓渗透速度,这些都会导致产水流量下降。需检查前置过滤器、软化装置是否正常运行,关注原水水质监测数据的变化。
其次,反渗透膜组件性能衰减或受损。膜组件长期使用后,可能因污染物累积(如有机物、金属氧化物附着)导致膜孔堵塞;若维护不当,膜可能出现破损、褶皱,或因超期使用导致截留能力与透水能力下降;此外,膜组件安装时若存在密封不严、错位等问题,会造成浓水与产水混合,间接降低产水流量。需定期检查膜的外观与运行状态,按周期进行清洗或更换。
最后,设备运行参数异常或系统故障。进水压力过低会导致膜两侧压差不足,影响水分子渗透效率;进水流量过大或浓水排放阀异常,可能打乱系统水流平衡;设备管路堵塞、阀门卡阻,或泵体性能下降,也会导致供水不足,进而减少产水流量。需检查压力表、流量计数据,排查管路与动力部件是否正常工作,及时调整异常参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