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渗透设备的稳定运行依赖于细致的日常维护,通过针对性的保养措施,可有效预防污染、减少故障,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并保障出水质量。以下是日常维护保养的核心要点:
预处理系统的定期维护
预处理是保护反渗透膜的第一道防线,需重点关注:
滤芯及时更换:根据原水水质和运行时间,定期更换保安过滤器滤芯(如 PP 棉滤芯),避免滤芯堵塞导致的压差升高或杂质穿透,防止颗粒物进入膜系统造成划伤。当滤芯表面出现明显污渍或进出水压差超过正常范围时,需立即更换。
预处理单元状态检查:定期检查活性炭过滤器、软化器等预处理设备的运行效果。例如,活性炭需监测出水余氯含量,确保其吸附能力未失效;软化器需按周期再生,避免因树脂交换饱和导致出水硬度升高,防止膜表面结垢。
膜元件的清洁与保护
膜元件是设备的核心,其保养需兼顾日常清洁与污染预防:
定期冲洗与化学清洗:设备停机前进行低压冲洗,去除膜表面残留的浓水和污染物;根据运行情况(如产水量下降、脱盐率降低),定期进行化学清洗,选用适配的清洗剂(如酸性清洗剂去除金属氧化物、碱性清洗剂去除有机物),按规范流程操作,避免过度清洗损伤膜元件。
避免膜元件干化与冻裂:短期停机时,需保持膜元件处于湿润状态,可通过循环保护液防止微生物滋生;长期停机前,需彻底清洗膜系统,排空存水或填充专用保护液,避免低温环境下管路冻裂,或干化导致膜结构不可逆损伤。
辅助设备与管路的检查
泵、阀门、管路等辅助部件的状态直接影响系统运行效率:
泵体与阀门维护:定期检查高压泵的运行声音、振动及密封情况,确保无异常泄漏;观察阀门开关是否灵活,尤其是自动控制阀的切换是否准确,发现卡涩或渗漏时,及时清理阀芯或更换密封件,避免压力损失。
管路清洁与防护:定期检查进出水管路、浓水管路是否通畅,清理可能的沉积物或生物膜;金属管路需检查锈蚀情况,必要时进行除锈和防腐处理,防止锈蚀杂质污染水体或堵塞管路。
运行参数的监控与记录
通过日常数据监测及时发现潜在问题:
关键参数记录:每日记录进水压力、浓水压力、产水流量、电导率、水温等数据,对比设备正常运行时的参数范围,若出现压力差异常升高、产水量骤降或脱盐率明显波动,需及时排查原因(如膜污染、管路堵塞)。
水质指标检测:定期检测进水和产水的关键指标(如 SDI 值、浊度、硬度),确保进水水质符合膜系统运行要求,避免因原水波动导致膜污染加剧。
控制系统与仪表的校准
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稳定是设备高效运行的保障:
仪表校准:定期校准电导率仪、流量计、压力表等在线监测仪表,确保数据显示准确,避免因仪表误差导致误判设备状态。例如,电导率仪需定期用标准溶液校准,保证脱盐率计算可靠。
控制系统检查:检查 PLC 控制系统、电磁阀等部件的运行逻辑,确保自动冲洗、再生、报警等功能正常,发现程序异常或传感器故障时,及时维修或更换。
反渗透设备的日常维护需遵循 “预防为主、及时处理” 的原则,通过规范的预处理维护、膜元件保护、辅助设备检查及参数监控,可有效减少污染与故障,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,维持良好的产水效率与水质。